🏊‍♂️跳水项目的难度系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?
2022-8-1
| 2022-8-1
0  |  阅读时长 0 分钟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Property
Aug 1, 2022 03:47 AM
今儿突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。然后在中文互联网搜了一圈,没找到满意的解释,于是我扒了 FINA(国际泳联)官网,搜了一下英文原版的规则,做第一个解读跳水难度系数的中文互联网资料。
一、动作代码的命名规则
作为预备知识,我们先要了解一下,在跳水中动作代码(比如 207C,5255B 这种)是什么含义。
这部分的中文解读在网上应该还是蛮多的。知乎上也有相关问题(跳水的动作代码代表什么含义?但其实大部分解读都是不完整的。
在这里我做一个总结:
  • ***(a)动作代码的第一位可能为 1~6,为组别,代表着跳水的方向:****
  • 1 - 正对水池,向前跳(Forward);
  • 2 - 背对水池,向后跳(Back);
  • 3 - 正对水池,反向跳(Reverse);
  • 4 - 背对水池,向内跳;
  • 5 - 翻腾 + 转体组合;
  • 6 - 臂立(倒立),仅在跳台中存在;
  • ***(b)后 X 位数字代表着是动作姿态:是否飞身、翻腾圈数、转体圈数;****
如果第一位数字是 1~4:
  • 第三位数字代表着「翻腾」的圈数,每半圈为 1;由于目前的跳水比赛大部分都要求头朝下入水,所以第三位数字大部分为奇数;但如果是高台跳水,出于安全考虑,要求脚先入水,所以第三位就是偶数;注意,这个数字是可以大于等于 10 的,此时需要加括号,比如高台跳水中存在动作 20(10)C,代表「向后翻腾 5 周抱膝」;
如果第一位数字是 5 或 6:
  • 如果存在飞身,需要标注 1 并加上括号,比如高台跳水中存在动作 5(1)141C ;反之就不标注;
  • 一般来说,第二位数字代表着原第一位数字的含义:1 向前,2 向后,3 反身,4 向内;
notion image
  • 第四位数字代表着「转体」的圈数,同样是每半圈为 1;
  • ***(c)动作的最后一位字母代表着翻腾时的姿态:****
  • A:直体 (身体保持 180°,我曾在比赛中看到过 301 A )
  • B:屈体(腿伸直 双手抱住腿)(圈数少时可不抱)
  • C:抱膝(双脚弯曲于胸前,双手抱住膝盖)
  • D:自由(一般是「翻腾兼转体」,常见于翻腾数不超过 2 周的 6 组动作,以及翻腾圈数不超过 1.5 周的 5 组动作,什么时候是 B/C 什么时候是 D 其实是很复杂的事情,参见 最新规则
通过以上规则,我们就可以解读所有的动作代码了;
(d)举 3 个例子:
  • 307C - [反身] 翻腾 [三周半][抱膝];
  • 5253B - [向后]翻腾 [两周半] 转体[一周半][屈体];
  • 6144D - [臂立][向前]翻腾 [两周] 转体[两周];
二、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
接下来就是文章的重点:当我们知道了动作代码后,该如何计算动作难度。
本文使用 2017-2021 使用的跳水规则。
  • ***起跳点****
首先,我们需要知道从哪里起跳,目前常见的起跳地点共有 7 个:
  • 1 米跳板(世锦赛项目,奥运会目前没有);
  • 3 米跳板(经典项目);
  • 5 米跳台(罕见);
  • 7.5 米跳台(罕见);
  • 10 米跳台(经典项目);
  • 20 米跳台(女子高台跳水项目,2013 年后进入世锦赛);
  • 27 米跳台(男子高台跳水项目,2013 年后进入世锦赛)。
不同的起跳地点,对应的难度一定不一样,一般来说,同样的动作,起跳点越低,难度越高;但也有例外,比如翻腾圈数比较少的时候,1 米板的难度比 3 米板的难度要低;
下面以最常见的「3 米板」和 「10 米台」,头部入水 为例,来计算动作难度。
动作难度系数分(DD)一共由 5 个部分组成:翻腾圈数、翻腾姿态、旋转圈数、动作组别、入水方向。即 DD = A + B + C + D + E
(a)翻腾圈数:构成难度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
翻腾圈数
0.5
1.5
2.5
3.5
4.5
5.5
1.3
1.5
2.2
2.8
3.5
/
1.3
1.5
2.1
2.7
3.5
4.5
从表中可以看见,同样的翻腾圈数,3 米板和 10 米台的难度几乎一样,也就在 2 圈半和 3 圈半的时候难度降了 0.1,可见 3 米板带来的起跳高度还挺能延长入水时间的;
其中,翻腾 5 圈半还没有人在 10 米跳台中做出来过,但难度分已经有了(可以期待下 1011C)。
(b)翻腾姿态:动作代码最后一位字母的影响
学过物理我们就知道,人身体的姿态越舒展,翻腾时的「力矩」和「转动惯量」就越大,翻腾也就越困难。所以一般来说,同样的翻腾圈数,姿态难度 A(直体)>B(曲体)>C(抱膝) 。
而对于不同的翻腾圈数 / 组别,这个得分还不太一样,圈数越多,姿态的加成分就越多,具体的得分可以看下表:
notion image
3 米板的难度系数构成 - 姿态部分
对于 10 米台,评分大同小异(除了增加了倒立部分,翻腾 4 圈以上部分有微小差别)
notion image
10 米台的难度系数构成 - 姿态部分
(c)旋转圈数
事实上,旋转圈数对难度分的加分,也不是孤立的,它也会会受到组别和翻腾圈数的影响。尤其是在旋转半圈的奇数倍且翻腾圈数较多时,对于向后 / 反身翻腾(组别 2/3),难度会略有下降。我的理解是,当旋转圈数是半圈的奇数倍时,实际上动作的后半部分会和向前 / 向内翻腾(组别 1/4)一致,难度会小一些。
notion image
3 米板难度系数构成 - 旋转圈数
notion image
10 米台难度系数构成 - 旋转系数
(d)动作组别:向前最容易,其他组别都有不同程度加分
在翻腾圈数不是很多的时候,向后翻腾 +0.2 难度,反身 / 向内 + 0.3 难度。
但是当向后不小于 3.5 圈时,难度 + 0.4,向前不低于 4 圈时,难度 + 0.3,可见对于向前和向后动作,FINA 鼓励大家在跳板上做高难度动作;
notion image
3 米板难度系数构成 - 组别
但在跳台上,鼓励仅剩下向前翻腾 4 周以上的 0.2 了。
notion image
10 米台难度系数构成 - 组别
(e)入水方向:看不见水面要加分,一般出现在向后 / 反身中
当我们选择 向后 / 反身跳水时,入水展开前脸是朝上的,看不见水面,这在难度上会比向前 / 向内 要高,所以补充了这部分的份,平均每多一圈,我们要加上 0.1 分。
notion image
10 米台难度系数构成 - 入水方向(3 米板类似)
以上,我们拆解了跳水项目的难度系数。
三、各个组别的最难动作
接下来讲讲各个组别最难动作。
组别 1:109B
毫无疑问,目前最难的是 109B,10 米台难度系数 4.1 。
动作 / 难度系数
A 翻腾
B 姿态
C 旋转
D 动作组
E 入水方向
总计
3.5
0.4
0
0.2
0
4.1
3.5
0.4
0
0.3
0
4.2
我国著名选手杨建经常采用这个最高难度动作,但能稳定做好这个动作的人非常非常少,东京奥运会只有他尝试了。
组别 2:207B
目前最难的是 207B,难度系数(10 米台) 3.6,这个动作在跳台上能做的人不少。
动作 / 难度系数
A 翻腾
B 姿态
C 旋转
D 动作组
E 入水方向
总计
2.7
0.3
0
0.2
0.4
3.6
2.8
0.3
0
0.4
0.4
3.9
而在 3 米板上,这个动作的难度高达 3.9,正式比赛似乎很少有人用。
另外,在 10 米台中 209C 的难度高达 4.2,未来可以考虑突破下。
组别 3:307B
跳过 307B 的人也有不少,但是控制入水太难了,很容易炸鱼,所以现在在正式比赛中,更多人喜欢用简单一些的 307C(难度系数 3.4)
动作 / 难度系数
A 翻腾
B 姿态
C 旋转
D 动作组
E 入水方向
总计
2.7
0.3
0
0.3
0.4
3.7
2.8
0.3
0
0.3
0.4
3.8
可以放松看看:
组别 4:409C
一个和 109B 齐名的超高难度动作。难度系数高达 4.1。伦敦和里约奥运周期好多人都在尝试,但是这届奥运会反而是没人跳了。(大部分人跳 407C,个别人跳 407B)
x
A 翻腾
B 姿态
C 旋转
D 动作组
E 入水方向
总计
3.5
0.4
0
0.2
0
4.1
3.5
0.4
0
0.3
0
4.2
组别 5 和 组别 6
组别 5 和 组别 6 的动作特别多。目前最常见的高难度动作应该是 10 米台的 5156 B (难度系数 3.8)和 6245D(难度系数 3.6)。
动作 / 难度系数
A 翻腾
B 姿态
C 旋转
D 动作组
E 入水方向
总计
2.1
0.2
1.5
0
0
3.8
1.9
-0.1
1.2
0.4
0.2
3.6
另外,在非正式比赛中,有人挑战过另外两个更难的动作,并取得成功:
  • 6247D(难度系数 4.0):2014 年张雁;

总体来看,目前 10 米台可以达到的难度综合大约是 22.9 ,东京奥运会的杨建的难度总和为 21.9,距离这个数大约还有 1.0 的难度差距。
notion image
东京奥运会上杨建在 10 米跳台决赛中的动作
高台跳水中的高难度动作
在高台跳水比赛中,由于距离水面高达 27 米(女子为 20 米),运动员可以作出更难的动作。
目前我看过的比赛中,最高难度可以达到 5.6;是英国著名选手 Gary Hunt 在 2017 年世锦赛上跳出的 5169D(向前翻腾 3 周转体 4 周半):Competition Results | FINA Official,可惜这个动作他没跳好,后来就没有再用这个动作了。
其次是 5.4。有 3 个动作:
四、参考资料
  • 健康
  • 体育
  • 阳痿后我的生活是时候撤掉 IT 部门了
    目录